冰球突破门户网站

RSS订阅
  • 无障碍浏览
  • 冰球突破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撰写时间:2025-09-17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9月16日,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幕。来自国内外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了论坛。

      本届论坛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联合主办。论坛以“科学治沙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科学防治荒漠化、科技赋能综合治理、草原保护与可持续经营、全球土地友好型商业发展等议题。

      记者从开幕式上获悉,“十四五”以来,“三北”工程完成荒漠化综合治理面积超2亿亩。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重点治理区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率先实现了“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

      我国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多年来组织实施了多项重点工程,取得了重大成果。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由20世纪末的年均扩展515万亩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000万亩。中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的土壤风蚀总量较2000年下降约40%,植被平均盖度达到20.22%、较10年前上升了2.6%。近10年发生沙尘天气次数,较上个10年减少了30%。发展优质牧草、经济林果、中药材、沙漠旅游等沙产业,沙区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年总产值达1200亿元,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

      2023年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东部歼灭战片区,“绿进沙退”态势明显加快;中部攻坚战片区,区域联防联治格局基本形成;西部阻击战片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

      近5年,内蒙古累计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超1亿亩,防沙治沙超过6500万亩。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区,黄河两岸620公里林草带全线贯通,南岸“十大孔兑”入黄泥沙量由20多年前的年均2000多万吨降到400多万吨,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超过80%。在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区,开工建设穿沙公路2200多公里,9个旗县实现流动沙地全部歼灭。在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区,建成全长1800多公里的防沙阻沙“围栏”。

      开幕式上,外方嘉宾高度赞扬中国荒漠化治理成效。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亚丝明·福阿德发表视频致辞,评价中国政府、企业、社区并肩携手,同心协力把荒漠变成生命之源,给世界提供了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启示。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伊丽莎白·穆雷玛发表视频致辞,评价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成为荒漠化治理领域国际合作、知识交流与创新的重要平台,中国向世界展示了退化土地如何实现恢复与转型,并由此发展绿色经济。蒙古国政府直属国家林业局局长宾·奥云萨那致辞。他表示,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讨论荒漠化、土地退化和气候变化等重大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际社会提出新的倡议和创新性解决方案作出了贡献。

      论坛将发布由与会各方达成的《库布其论坛共识》,并发布《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伙伴倡议》《全球荒漠化监测与数字治理倡议》。

      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自2007年创办以来,始终聚焦荒漠化防治和绿色经济发展,推动达成了“国际社会应携手努力让荒漠造福人类”等重要共识,促成了多项双边、多边合作倡议和协议,开展了“沙特百亿棵树灌木种质工程和立体光伏治沙工程”等国际合作项目,推广了微创气流植树、种草方格固沙等技术模式。(白兆会吴兆喆

    【纠错】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