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突破门户网站

RSS订阅
  • 无障碍浏览
  • 冰球突破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辽宁践行“两山”理念生动实践—— 大石桥市菲田家庭林场:山野菜带动农民增收

    来源: 营口市林草局             撰写时间:2025-08-29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营口市大石桥市黄土岭镇吕王菲田家庭林场通过发展刺嫩芽等反季节山野菜孕育出一条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道路。不仅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化运营实现了自身快速发展,更以“林场+农户+土地”的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案例。

      林场场长彭晓丹通过区块链追溯系统,将产品从营养成分到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都展示出来,守住了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置身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菲田林场没有固步自封,致力打造更高品质的山野菜。打造“鹏鲜多”品牌,以绿色有机为亮点占领市场,初步形成了“彭大姐种植”和“彭大姐亲选”两条供货渠道,线上销售供不应求,线下销售需提前预订,成功树立了小产业、大发展的成功典型。在不断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彭晓丹没有忘记“为更多人做好事”的创业初心,她采取的“林场+农户+土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并促进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每年除投资近20万元承租土地、租赁大棚,雇佣村民务工300余人次外,还指导帮助农户在山上营造刺嫩芽采穗林,回收穗材在大棚内栽培,解决农民穗材销售问题。同时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大棚种植户跟进发展刺嫩芽项目。由此,当地农民人均月增收800—1000元,最多的月收入可增至4000多元,小小刺嫩芽成了村民的“致富芽”。

      从2020年初菲田家庭林场落户大石桥市黄土岭镇,到2023年辽宁星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地老边区路南镇;从承包6栋暖棚、流转7公顷土地,到建成6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从种植刺嫩芽、蒲公英等反季山野菜,到引进羊肚菌,实现“南菇北种”;从研发区块链追溯系统,到星浩数字农业监管中心完成第12次升级,场长彭晓丹积极调整产品营销思路,推出了订单种植、企业团购、产品配送等多元服务模式,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每年春节前后,菲田林场种植的刺嫩芽、山芹菜、蒲公英等山野菜,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她成功完成了从“城市白领”到现代农民的转变,也一直在对如何多维度赋能乡村振兴,认真思考、大胆实践,本着‘原产地、农初心’的理念,成为绿色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典范。从一棵刺嫩芽到一条产业链,从一个人致富到一群人增收,只要立足生态优势、敢想敢干,荒山也能变成“金山银山”。这一模式为北方山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也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活力,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把荒地荒山变成绿水青山,直至成为‘金山银山’。”

      近年来,营口市贯彻落实绿色发展和“两山”理念,以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为工作统揽,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三大”特色林业产业,助力山区广大农民持续增收。坚持走高质量、高水平经济发展模式,鼓励和引导带动农户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使之成为带动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高效增长点。其中林菜方面,大力发展刺嫩芽产业。营口市林草局投入100余万株刺嫩芽苗木,在全市5000余亩林地上发展刺嫩芽特色产业,采取培育典型,合作社、林场带动等措施,引导山区农民发展特色林下经济产业,既解决了林下土地闲置资源浪费的问题,避免了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而长期没有收益的问题,也使林地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收益,真正实现了“不砍树能致富,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绿色发展之路。(信息来源:营口市林草局)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