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开展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
本溪市林业和草原局日前围绕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统筹部署、多维发力,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切实筑牢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防线,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精心谋划部署,压实宣传责任闭环。本溪市林草局将2025年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列为年度民生重点工作,召开专题部署会,明确“以宣传强意识、以行动固安全”工作思路,解读活动核心目标与民生价值,强调宣传对守护“林间餐桌”安全、衔接产业与民生需求的关键意义。结合常态化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将监测风险点、群众关切问题转化为宣传重点,形成“监测数据反哺宣传内容”的闭环逻辑;通过下发专项方案、召开联动协调会,统筹调度县区林草主管部门,明确责任分工、时间节点与宣传标准,确保市、县两级行动同频、资源互通,为活动有序推进筑牢组织根基。
多维宣传引导,织密安全认知网络。为强化市民食品安全意识,本溪市林草局统筹指导各区县推进宣传工作:通过专属宣传展板与手册,直观呈现本地食用林产品种类、产量及分布,展示产品检测报告,以数据讲解质量安全监测流程,并聚焦食用榛子、软枣子、松子等常见品类,科普安全食用与鉴别技巧。此外,在火车站广场、市府广场等人流量密集区域开展集中宣传,传递“尚俭、崇信、尽责、共治”的食品安全理念;摘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核心内容,印制并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将法律知识与安全理念精准传递至群众手中。
深入一线指导,筑牢生产安全防线。本溪市林草主管部门组织各区县力量下沉林地一线,向林农面对面传授食用林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及安全用药知识;依托林业站、村民活动室等阵地举办安全知识讲座,重点讲解食用林产品及中草药材在种植、管理、采收、储存、运输全链条的安全要求,详细解读《农药管理条例》及禁限用农药名录,既提升了生产者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也增强了消费者对食用林产品的安全认知。
做优绿色林产,打响安全产业品牌。依托本地森林资源优势,结合群众保健养生需求,本溪市林草局持续推动林下参产业发展。目前,全市以林下参为主的林下药材基地规模超141万亩,相关从业人员近10万,涉林企业及合作社400余家(含规上企业12家、GMP认证企业1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初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产业化格局。其中,“中国山参之乡”桓仁满族自治县作为核心产区,林下参保护地面积达65万亩,年产鲜品山参约245吨,“桓仁山参”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等多项荣誉。2025年,坐落于本溪满族自治县的龙宝参茸股份有限公司的“林下生态种植人参粉”获评“辽宁优品”称号。此外,本溪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在桓仁满族自治县建设1万亩林下参种植基地,进一步夯实绿色安全林产品产业基础。(信息来源:本溪市林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