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突破门户网站

  • 无障碍浏览
  • 冰球突破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跟着野保专家去巡山

    来源: 辽宁日报             撰写时间:2025-11-1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图:白清泉(中)介绍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画面。

    下图: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黑熊一家。本报记者白琳摄

      本报记者刘璐

      11月13日一大早,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格外静谧,阳光穿过树冠留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混合的清香。

      白清泉和往常一样,开始了巡山工作。他一边拨开挡在眼前的树枝,一边对记者说:“只有到野生动物生存的环境里,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它们的分布位置、种群数量、生活习性。”白清泉是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负责区域内野生动物保护监测工作,经常深入山林。

      前一夜,山中降了一场小雪,薄薄的积雪混着青苔、树枝、石块,让巡山的路愈发难走。但这样的艰苦对野保监测人员来说,却是小菜一碟。“现在的路况还算不错,再往上爬就很少有人能走的路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踩着兽道前行。”白清泉告诉记者。

      路途虽险,却布满惊喜,一个露着湿土的黑熊爪印、一块新鲜的兽类粪便、一段雪地上拖拽的血迹,都传递着大量信息,对了解野生动物具有极高价值。现场取样后,这些生物学样本有的可以做食物分析,有的则会被送到实验室做基因检测,以分析物种甚至亲缘关系等。经多年积累,丹东已经建立起“小型野生动物样本库”。

      在一处架设红外相机的地方,白清泉停下脚步,打开相机外壳,展示前不久拍摄到的画面。“看,这是黄喉貂,这是狍子,这是野猪,还有黑啄木鸟……”

      固定在山林里的300余部红外相机,是监测工作的“千里眼”,及时捕捉记录鲜活的画面:顶架的狍子、戏水的黑熊一家、捕鱼的豹猫、散步的狗獾……都为研究野生动物的生态行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一段丹东城郊点位捕捉到的视频让白清泉十分难忘,镜头里,一只貉侧头回望,而背景就是城市的万家灯火。经过一年多的记录,这个点位已拍摄到貉、豹猫、獐等8种哺乳动物(不含啮齿类),其中3种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还拍到了十余种鸟类。白清泉说:“这个画面既温馨又给人警示,它提醒我们,野生动物就在我们身边,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与它们的冲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需要长久思考的问题。”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